5月13日,达达集团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递交F-1招股文件,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初期筹资约1亿美元。
据悉,首次公开募股募集到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技术和研发、实施营销计划和扩大用户群,以及一般的企业目的。达达集团若敲钟成功,这意味着美团、达达、蜂鸟三家即时配送平台中就有两家公司顺利“上岸”。
在后疫情时期,即时配送的需求开始大增,正好为准备上市的达达送上了一个恰当的契机。但是,在达达提交上去的成绩单中还有着亏损的数据以及对京东的业务依赖。在资本市场上的达达会讲好一个故事吗?
达达如今的主要业务包括达达和京东到家。2016年4月,京东到家与彼时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宣布合并,成了如今众包物流平台及超市生鲜O2O平台兼有的“即时零售平台”。合并后,双方一度以“达达-京东到家”的品牌来面对有美团、滴滴、饿了么、蜂鸟参与的本地生活服务/即时配送战争。
目前,京东到家为达达带来了更大的订单入口,达达为京东到家带来了订单高峰时紧缺的运力,也缓解了京东到家和京东物流在配送端的成本压力。
经过2020年关这一疫情之战,配送和线上零售、本地生活服务的需求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根据调研显示,90%的用户在疫情期间使用过生超配送平台,其中有50%的用户是第一次使用该类平台,有超过70%的用户表示在疫情结束后会继续使用。
对于达达来说,着无疑是个很好的机会,但是离盈利还有些距离。招股书也显示,在2017年至2019年的净亏损分别为14亿元、19亿元和17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岁净收入因疫情增加,但净亏损还是有着2.793亿元。
达达亏损的主要原因和之前的美团一样:骑手的支出。根据招股书显示,向骑手支付的薪酬和奖励正是运营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
达达在招股书中还预计,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其附加成本、运营和支持成本还会增加。
在达达的招股书中,京东作为第一大股东的存在感非常高。京东除了是达达的第一大股东,还是达达净收入的主要来源,2019年来自京东的净收入比例达37.8%。
从京东投资达达开始,京东就承诺达达独立运营、保留独立上市计划,但是在盈利能力还没有得到印证的情况下,达达业绩和京东之间的深度绑定,或会影响资本市场对其业绩可能性的判断,以及对公司估值的信心。
对于达达来说,未来盈利压力和业务的真正独立将成为其必须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