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成了“大主播”

2020-05-05 14:19 大豫创业者
二维码
3520

u=3183950102,3757511897&fm=11&gp=0.jpg

“土鸡蛋今天没有了!下午会有预售……”今年 ,江西宜春市铜鼓县“85 后”陈伟峰副县长,走进直播间,卖鸡蛋,推销农特产品,当起家乡代言人,受到网友的欢迎。

官员直播带货,看似最近刮起的新风尚,但其实早已有之。早在2016 年 12 月,在淘宝直播活动中,7 个省的 8 名县官“说学逗唱”,推介家乡土特产,网友观看人数超过115 万,点赞数高达 5469 万次。

随着电商、移动直播的发展,以及脱贫攻坚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官员参与直播带货。去年“618 年中购物节”期间,全国更是有 60 多个贫困县县长化身带货主播。可以说,官员带货早已“萌芽”,而疫情作为催化剂,加速了其生长过程。迅速发展的官员直播带货,不禁让人为之点赞。

part-00064-4369.jpg

一方面,疫情期间,变危为机,助力农货出村,缓解了农产品滞销的局面,让更多农民尝到了甜头,加快了农产品触网。另一方面,这更是当今官员转变思维,主动拥抱新媒体的表现。官员通过直播,服务人民群众,创新又接地气,既履行了本职工作,又展现了亲民的作风。

官员直播带货,益处多多。如何抓住此次契机,利用官员直播带货的优势,发展农村电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发挥官员的引领性,培养当地电商“土专家”。“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农产品销售,依靠当地官员直播远远不够,更需要广大农民的参与。如今,在网络平台上,虽然很多农民会买东西,但不懂如何卖产品,分不到电商经济的“一杯羹”。

与农民眼中较陌生的“网红”相比,地方官员更可靠,带动农民发展电商的能力更强。因此,可以借官员直播的机会,大力宣传电商知识,培养农民的电商意识,培训提升农民电商技能,打造当地农村电商生态体系。

u=214180876,312814921&fm=15&gp=0.jpg

二是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在电商直播间中,官员们“各显神通”,极尽所能地介绍当地农特产品的特色,呼吁网友“种草”买买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网友会发现,在同一家店,两次购买的水果,大小甜度相差甚远,更甚者,同一箱水果的质量都参差不齐,名不副实,令人失望。

三是用好官员的身份优势,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文化”。一方面,地方官员可信度高,对当地农特产品较熟悉。与直播带货的非官员“网红”相比,地方官员不仅能讲产品的“好吃、好看、好玩”,更能讲产品文化、地方风情,赋予产品乃至地方的内涵和独特性。

官员直播带货,直播的不仅是货,更是政府为农民排忧解难的决心,是“菜篮子”市长责任制的务实体现,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希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坚持长期“造血式”助农,构建农产品产地的电商生态体系,农村电商一定能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助推中国的乡村振兴。

尾图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