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出现后,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使得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进行了深度融合,进而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
虽说互联网的发展对很多传统行业产生了影响并进行了改造,但仍然存在尚未被互联网彻底改造的行业,国际货运便是其中之一。
整体来看,互联网的出现一方面提高了信息的交换和整合能力,可帮助货代企业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完善经营模式,这使得跨境货代行业自内部出现了革命,另一方面,庞大的市场规模和行业整合空间,也使得资本难以忽视这一领域。
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跨境贸易交易规模达到9万亿元,贸易进出口总值约30.51万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9.7%,截至9月,2019年我国贸易进出口总值约22.91万亿元。
在跨境贸易中,国际货代是跨境物流链条中的进行资源调配的重要角色。跨境物流产业链主要包括外贸工厂/仓库--国际货代--车队--船务公司--海外仓--境外配送网络--采购方等环节,跨境货代负责的范围可以从车队一直到境外配送网络,营收主要来自运输价差、服务费、操作成本等方面。
但是我国的传统货代模式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中间环节冗长;信息不透明;货代企业数量大,但规模偏小;缺少完善的物流追踪系统等。因此这表明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业产业结构尚不合理,存在着行业重组的机会。
以此为背景,自2014年起,我国跨境电商交易率增速开始放缓,市场增长减速使得国际货代的竞争加剧。其次,跨境电商的背后是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并且跨境电商的业务形态也使得传统国际货代的模式有了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和信息流通加快,并且趋向透明化、公开化;二是在业务形态上,传统国际国代运输基本是以大宗运输为主,单次批量大、环节多、链条长,导致运输时间较长。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国际货代企业已形成了行业定论,即全链数字化货代平台价值高于垂直环节平台,只做信息化产品不能从根本上颠覆货代行业,同时建设平台型数字化成为了货代企业的必要条件。
最后,科技型货代不仅能帮助货主企业实现降本增效,还能提升服务体验,这无疑对传统货代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性。但想要面对实现各个环节的自动化运营还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掌握线下物流供应商和拿货能力依然是货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